超声波清洗机对塑料制品的影响需根据材质类型和使用参数综合判断,合理操作下多数塑料可安全清洗,但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损伤。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损险与塑料特性相关
1. 材质耐受性差异
- 耐腐蚀型塑料:如聚(PP)、聚乙烯(PE)、聚四氟乙烯(PTFE)等,分子结构稳定,可承受常规超声波清洗(40-80kHz,<60℃)。
- 脆性塑料: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等在长时间高频振动下易出现微裂纹,ABS塑料超过70℃可能软化变形。
- 含增塑剂塑料:软质PVC、某些橡胶复合材质在有机溶剂清洗时易发生溶胀。
2. 表面处理工艺影响
电镀、喷涂、亚克力抛光面可能在空化效应下产生划痕,镜面PC材质建议采用>100kHz高频弱化空化强度。
二、关键使用参数控制
1. 频率选择
- 低频(20-40kHz):空化作用强,适用于去除重油污,但连续清洗不超过5分钟。
- 高频(80-120kHz):空化温和,适合精密注塑件或薄壁件清洗。
2. 温度与时间阈值
多数塑料建议控制水温在30-50℃,ABS、PC等耐热材质可提升至60℃,单次清洗时长不宜超过10分钟。尼龙等吸水性材质需快速烘干。
3. 溶剂配伍性
避免使用酮类、酯类溶剂清洗PS、PVC,推荐中性pH值水基清洗剂。聚碳酸酯(PC)需避开碱性溶液。
三、安全使用建议
- 预处理检测:用棉签蘸取清洗液在隐蔽部位测试30秒,观察是否泛白或溶胀。
- 装载优化:采用塑料清洗篮,避免工件直接接触缸底换能器集中区。
- 工艺验证:对批量清洗件行3分钟短时测试,确认无变形后再正式清洗。
总结:通过材质鉴别、参数优化及过程控制,超声波清洗可安全用于90%以上工程塑料制品。对于级PEEK、特种工程塑料等材料,建议参照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清洗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