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00-000

超声波清洗机如何清洗实验室器皿?

2025-11-01
云更新

超声波清洗机在实验室器皿清洗中的应用及操作指南

超声波清洗机通过高频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能去除实验室器皿表面的顽固污渍和微小颗粒,尤其适用于复杂形状器皿的深度清洁。其操作流程如下:

1. 预处理阶段

清洗前需手动清除器皿内大块残留物,避免堵塞清洗槽。对于含的器皿需先通风挥发,微生物培养类器皿需高温灭活。建议将玻璃、陶瓷类与塑料器皿分开处理,防止高温变形。

2. 参数设置

- 功率选择:玻璃器皿建议60-80W/L,塑料器皿降至40-60W/L

- 温度控制:蛋白质类污渍需40-50℃,油脂类升至50-60℃,热敏材料保持常温

- 时间设定:常规污染15-20分钟,顽固污渍可延长至30分钟

3. 清洗液配置

推荐使用实验室中性清洗剂(pH 6.5-7.5),按1:50比例稀释。针对特殊污渍可添加:

- 5%柠檬酸去除钙盐沉淀

- 0.1M NaOH处理蛋白质残留

- 异溶解脂类物质

4. 操作规范

将器皿完全浸没,确保液面高于高点2cm。复杂器皿需倒置或倾斜放置,避免气穴残留。带刻度量具需单独放置防止磨损刻度线。

5. 后处理流程

用超纯水进行三次梯度漂洗(电导率<5μS/cm),烘干温度控制:玻璃器皿120℃/2h,塑料器皿70℃/4h。灭菌处理需待完全干燥后进行。

注意事项:

- 禁止清洗制剂接触过的器皿

- 镀膜器皿需确认膜层耐超声强度

- 每周更换清洗液并清理槽底沉淀

- 每月用10%醋酸循环清洗除垢

典型应用场景:

- 移液管内部结晶清除

- 色谱进样瓶残留去除

- 细胞培养瓶生物膜剥离

- 比色皿光学表面清洁

建议配合显微镜检查清洗效果,对于痕量分析器皿,清洗后需进行空白值测试。正确使用可提升清洗效率3-5倍,同时降低器皿破损率。